中国民航局发布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称为了规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(以下简称“无人机”)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,加强市场监管,促进无人机产 业安全、有序、健康发展,参照《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》及无人机管理的有关规定,制定本办法。
《办法》规定,取得无人机经营许可,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:
(一)经营活动的主体应当为企业法人,法定代表人为中国籍公民;
(二)企业应拥有不少于两架无人机,且以该企业名称在中国民用航空局“民用无人机实名登记信息系统”中完成无人机实名登记;
(三)需具有行业主管部门(或经其授权)认可的培训能力(此款仅适用从事培训类经营活动);
(四)投保无人机地面第三人责任险。
《办法》明确,无人机飞行新规本办法适用的无人机类别为: 视距内运行的非植保类无人机,空机重量从0到15千克,起飞全重从0到25千克; 超视距运行的非植保类无人机,空机重量从0到4千克,起飞全重从0到7千克。植保类无人机无重量限制。对于串、并列运行或者编队运行的无人机,按照无人机总重量计算。对于其他类别的无人机暂不允许开展经营性飞行活动,民航局或地区管理局批准的试点项目除外。
《办法》还规定,许可证持有人应在飞行活动结束后72小时内,通过系统报送相关作业信息。
中国民航局表示,近年来,无人机发展迅速各种行业级无人机应运而生。市场寻求量巨大催生了一批无人机企业,无人机在某些行业应用优势明显。同时无人机的发展对于无人机的管理又造成巨大的影响。
新规的出台,意味着个人不得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。“由于要求经营活动的主体是企业法人,这就把个人排除在外。”
除了这些行业用户,更多的是私人消费者。购买无人机的用户,多数是摄影发烧友,买无人机的目的主要用于航拍。
按照新规的规定,行业用户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没有问题,他们本身就是企业法人。但对于六成的个人用户来说,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得先获得“执照”。
个人无法经营性飞行?
可注册公司或挂靠其他公司
除了满足个人爱好,也会有人使用无人机赚点“外快”,“比如拍一场婚礼,收取一点费用。”推荐阅读:消防无人机应用
按照新规,这属于经营性飞行活动,个人是不具备资质的。那么,个人真的就不能用无人机赚“外快”了吗?
也不一定。“个人要解决资质,最好的办法是自己注册一家公司。”如果不想自己注册公司,也可以挂靠在有资质的公司。“对照获得经营许可的四大条件,其中有一条是企业应拥有不少于两架无人机。”他说,大多数婚庆公司只会购买一架无人机拍摄,尽管满足主体为企业法人的条件,但不满足“不少于两架无人机”的要求,仍然无法获得经营许可。这种情况下,个人无人机的加入是一有益的补充,有望解决资质难题。